一股劲 一种情 一个梦(写公仆楷模邓平寿)
一股劲 一种情 一个梦
2005年第4期《当代党员》通讯 作者:刘文娅
虎城不是城,是重庆市最偏远的镇。但这个名字可以骗人,一位在外地的虎城青年,凭此带回个俊俏姑娘。姑娘来到这里,站在虎城几十米石板路、几个铺面支撑起的“城”里,从头顶凉到脚心。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事。
当地人说,如果换到现在,姑娘决不会透心凉。现在的虎城镇拥有4万多人口,镇内交通四通八达,还开通了公交车,几十辆小车跑着出租,5000多辆私人摩托呼啸着来去,颇有些“镇”势。全镇个体工商户达600多户,农民天天有集赶,日日有街逛。镇里基本实现了“水、电、视、话、路”五通。虎城已俨然一座城了。
这变化,是改革开放的结果。但回顾虎城的发展,不能忽略一个人:镇党委书记邓平寿。也不能忽略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1998年。这个年份与同这个人物有关的一班人结合在一起,奠定了虎城的腾飞。
这一年,虎城因为用一年多时间实现了硬化镇内交通主干道、拉通村组程控电话的“双线工程”,声名大振。虎城自此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县里决定调镇党委书记唐铭见和镇长邓平寿到县里工作,书记走了,邓平寿不肯走,他说,虎城的事业才开始,他不走。
这一年,邓平寿出任虎城镇党委书记。
“改革开放几十年了,老百姓还在肩挑背磨,不让老百姓富起来,我们对不起他们!”
一座山,一行人埋头疾速向上。打头的邓平寿不时抬头望山顶的房屋,房门一直开着,他便笑着攒劲往上爬,他希望今天能见到一户村民,哪怕一个。然而,等他赶到门口,他看到的一如几天来所看到的一样:大门紧闭。
后面的人赶上来,又累又沮丧,有人开始发牢骚,然而很快,他们呆住了,他们看见两行眼泪在他们的书记、那个一动不动站在紧闭的大门前的50多岁的中年汉子满是汗水的脸上滚滚而下。这些人看到他们书记吐过血,但从没见他流过泪,那一刻,他们不敢发出一点声响,一行人伫立在村民门前,血红的夕阳下,有种无言的悲壮。
沉默被远处一个背着背篼艰难行走的农民打破。邓平寿的目光追随着那个佝偻的身影,坚毅地说:“改革开放几十年了还在肩挑背磨,我们对不起他们啊!虎峨路一定要尽快修好!”
虎峨路是虎城境内最长的一条路,硬化虎峨路对虎城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刚开始修建就碰了钉子:碑垭四组包括组长在内的全部村民拒缴修路费。去做工作,群众两肩门“哐啷”一合,走了,死活不打照面。火红大热天,邓平寿带着干部们一次又一次从东家赶到西家,从这家走到那家,无一例外都是汗流浃背站在人去屋空的地坝“望门兴叹”。
路不通则全不通。镇干部都知道,让虎城农民富起来,让他们的日子好过起来,是邓平寿憋在心头的一股劲,他是咬了牙要建好虎城的村组交通网,要让虎城血脉贯通。每修一条路,邓平寿都要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并带头捐款,500元、1000元,这些年虎城年年修路,他年年拿,每年不下两三千;修路工地上,挖路基、抬石头、搬材料,他样样抢着干。晚上人人累得躺下了,他还回办公室处理事务。睡眠少,劳动强度大,他早上起来时常呕吐,带血丝。干部们劲他休息是白费口舌,只得在旁开句“邓书记,你在妊娠反应嗦”的玩笑,边递上一杯热茶。终于有一天,他晕倒在了工地上,心急如焚的村民把他送到医院抢救,可当村民前脚返回工地,苏醒过来的他后脚就到了。
邓平寿的拼劲带动了全镇的干部群众,短短几年时间,虎城硬化了35条长达90余公里的村组公路,基本实现了县道连村道,村道连组道,村组公路进村组入户的交通网。
虎峨路是镇内所剩无几的没硬化的村级公路,路长,难度大,如今一开始就碰到硬钉子,邓平寿急。
镇里连夜开会。“现在镇里交通已初具规模,百姓受益已是大家眼见的事。可这个组为什么集体反对?他们有难处!”邓平寿像军事指挥员一样画了张图,“你们看,这个组所在位置偏僻,村民居住分散,虎峨路如果没有别的支道与他们连接,他们受得到什么益?那对他们不过是画的一张饼!”
修路计划迅速调整。几天后,整装待发正要再去做宣传的邓平寿一行迎来了碑垭四组组长,组长包里装着各户的修路费,一分不少。大家百感交集。邓平寿说:“只要真正痛了百姓的痛,真正理解了百姓的苦,百姓是多么理解和相信我们啊!”
2004年底,虎峨路顺利竣工。自此,虎城的村级公路硬化率达95%。而邓平寿的经济发展思路,早已在这逐步形成的交通网上结出了硕果。
出任镇党委书记之初,邓平寿就提出“耍好一条龙,壮大一根虫”的发展思路。一条龙即百里柚子带,一根虫,是指蚕桑,这两样,是虎城传统的但一直没加大力度发展的产业,是虎城人心中明明灭灭的希望。邓平寿大胆地把这希望拨亮、点燃。几年时间下来,虎城蚕桑年产值达500多万元,成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柚子也为百姓添了一笔不菲的收入,而在虎城柚基础上优选培植出来的虎蜜柚荣获了国家金奖。去年底,1998年邓平寿任书记时仅仅800元的虎城农民年人均收入超过了2000元
“老百姓对我太好了,党组织对我太好了,我只有拼命工作才能报答!”
在虎城,邓平寿有两个别号:“草鞋书记”、“拌蛮书记”。草鞋书记来自他自己的一句话。那时,虎城落后,最好的路就一条石板路,村民天晴下雨一双草鞋,泥巴裹腿。当了书记的邓平寿也穿上了草鞋,发誓:“虎城农民不脱草鞋,我不脱!”如今,虎城的农民不但穿上了皮鞋,还习惯了坐车。公路边一站,公交车、出租车招手就停。
尽管邓平寿早脱了草鞋,但他不坐车,他说,农民的问题在地里,你坐在车上,农民找哪个说话?于是他下村全走路,而且尽走旮旯角落,常常一天走几十里,镇里年轻干部每每走得脚酸腿软,但看他50岁的人了还精神百倍,也不敢叫累。而那些跟他走惯了的老干部,虽不怕走路,但常常12点钟到一个村,有人叫吃饭,书记说“还早”,下午2点了到一个组,书记又说“吃过了”,饿得在心里直叫他“拌蛮”,“拌蛮书记”的称号就这样落下了。
但在村民的眼里,这个书记不像书记,更像他们的邻家大哥。他们会经常在路上遇见他:一身灰衣,一双胶鞋,一个黄色帆布包,包里装着桑剪、嫁接刀、蚕药和农技书。你挑一挑担,他会接过去替你一程;你给果树剪枝,他就摸出剪刀帮你一阵。有一次在碑垭村二组,遇养蚕大户罗立德的3张蚕不吃食,他便蹲在那里观察,最后诊断为轻微农药中毒,忙拿出包里蚕药救治,半天工夫,蚕子恢复了正常。这3张蚕后来卖了近1000元,至今看见邓平寿,罗立德都老远一双泥巴手伸过去,直叫:老邓,要不是你,我那3张蚕就完了!
邓平寿认为,这不过是举手之劳,伸手解决别人一点小问题费不了事,又联络感情,工作中支持你的人就多一个,而他不知道,他作为一个书记的这种举动已远远超出了这个意义,它带给人的是温暖和希望啊。
今年30多岁的唐书全可谓虎城响当当的人物。这个曾经在生活的洪流里挣扎,差点被淹没,如今却拥有梁平西片区最大页岩砖厂的老板,清楚地记得他三次见邓书记的情景。
唐书全从小残疾,只有一条健全的腿。少时他为队里喂牛,牛比那时的人更亲近这个跛腿少年,趟河过坎会爬下让他骑上背。有一次,唐书全摔倒了,爬不起来,牛就四肢伏地望他,一动不动。这在这时,邓平寿路过,他伸手扶起浑身泥土的少年,然后拍拍那头膘肥架壮、油光水滑的牛,说:“喂得好,比那些好脚好手的人都喂得好!”那是唐书全第一次见邓平寿,当时他只知道这是楚家乡邓书记。
第二次是10年后。唐书全在镇上开理发店,带有10多个徒弟,生意红火。邓平寿时任虎城镇长,专程到他店里看看,话与10年前一样:“干得好,比那些好脚好手的人都干得好!”
再也没有比这句话更让一个因残疾而从小自卑的人更刻骨铭心、更唤醒自信的了。所以,当第三次在镇党委书记办公室见到邓平寿时,唐书全感觉自己已是一个自信、笃定、与健康人一样的男子汉了。那一次,是邓平寿约他去的,说“虎城现在交通通讯都搞好了,可经济要腾飞,必须要有自己的支柱产业。你来办企业吧。你行!”接下来,邓平寿就派企办室主任陪他出去考察,选项目。当唐书全瞅准当时整个梁平西部都没有的页岩砖厂时,邓平寿一个巴掌拍下去,说声“好!”,便主动帮他选址,协调用地、电、水。唐缺钱,邓找来信用社主任,请求房屋抵押贷款,拍着胸膛说:“他还不起的,我邓平寿还!”就这样,砖厂启动了。然而,第一炉砖出来,见惯了青砖的老百姓不接受红砖。邓平寿就在他随身背的帆布包里加了块砖,逢人宣传,从人的观念到砖的科学,硬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个新事物。唐书全没想到,10多年前拉他一把的那个书记最终把他扶上了马,带他出了征。
事实上,在虎城,被邓平寿拉一把、扶上马的又何止唐书全。千丘六组周勋科外出务工没路费,邓平寿将钱送到他家。不出几年,周勋科还了5000元贷款,盖起了新房。1997年夏天,邓平寿在集体村检查工作,得知10多岁的邓广春因母亲外出下落不明,父亲严重残疾,无钱而辍学。他当即到邓家,对邓广春说:“你去上学,学费我出。”
2002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到村里检查了一天工作的邓平寿突然一口血喷出来,接着又一口……送到市里的医院检查,诊断为肺上长了良性肿瘤,须马上做手术。
邓平寿进了手术室,外面守候的梁平县领导、虎城镇领导和30多名自发赶到重庆探望的村民,直到得知手术顺利才放心离去。3天后,邓平寿从监控室出来,回到摆满了鲜花和虎城土特产的病房,这个经历大手术没吭一声的汉子眼睛红了。
接着,他看到病房里有两张床,便立即吩咐陪伴他的廖冬安退掉一张。跟他一起工作了几十年的廖冬安知道他又在打“小算盘”。邓平寿节省是出了名的,他在县里开会总是当天赶回,一年三四十次会,最多住宿两三晚上。1999年,他带领全镇干部职工10多人到宜昌、武汉考察企业和集镇发展,全部利用晚上乘车坐船,舍不得买卧铺,这伙国家干部就全部挤在过道上打盹。最后,原计划6天的行程,仅用3天时间就回了虎城,节约开支5000余元。
术后第6天,邓平寿坚决要求拆线,拆线当天即匆匆赶回了虎城,回去后就住在办公室楼上寝室里,边输液边处理事情。镇长杨代述要他回家休息,他不肯,镇长又生气又心疼地说:“你这么拼命,是对我不放心!”他神色肃穆地回答:“不是不放心你,实在是老百姓对我太好了,组织上对我太好了,我只有拼命工作才能报答啊!”
那段日子,来看邓平寿的村民络绎不绝。70多岁的老头田成席拄着拐杖提来了5斤冰糖;以前收农业税“得罪”过的黄昌明背来了20斤广柑、20个鸡蛋……
有镇干部叫村民不要去看了,说你们越对他好越是要他的命啊,但村民不懂这话的意识,他们只知道这书记心里装着他们,他病了,他们放心不下,他们不能没有他。
“我的任务没完成,我不会离开虎城!”
出院第10天,邓平寿出现在了工地上。村民围上来,欢天喜地地打趣:“书记呀,以为你这回扔下我们走了呢!”他哈哈一笑:“放心!,我的任务没完成,我不得走!”
这话,邓平寿说过很多回。那几次都是县里要调他进县城工作时说的。
邓平寿是土生土长的虎城人,小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他10多岁了不长个,一个看相的说他:尖嘴猴腮,一根干柴棍,一脸穷酸相,讨婆娘都难。这话是当着满院坝人说的,邓平寿很是心酸。后来,他一门心思要做的,就是通过拼命劳动来摆脱自己和家人的贫困,他没想到的是,有一天他要带着这一方父老乡亲奔富裕之路。命运的相连,铸就了血浓于水的情结。
算起来,邓平寿在虎城当了30多年干部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20岁出头的邓平寿考干当上了原虎城区波漩乡团干部,驻最偏远、条件最差的八林村,很快,八林的各项工作一跃成为全乡第一。邓平寿的拼劲也出了名。之后,邓平寿在虎城许多乡任乡长、乡党委书记,所到之处无不把当地搞得风声水起。1992年,建制调整时,他出任虎城镇镇长,1998年,挑起了镇党委书记的担子。
30年前,邓平寿压根没想到自己会当国家干部,但从他当上干部的那天起,他就有个梦:为官一任,定要造福一方。一个村,一个乡,一个镇,他的官做大了,他的梦也越来越大。
如今,他的母亲80多岁了,不能行走,他常常在处理完工作后,一支手电照着,走过那离家两公里的平坦公路,在母亲榻前给老人擦擦身子洗洗脚,而母亲见他就教训不止:“你又买面条回来做啥子,自家做的就吃不得了?”“我那冬衣还好好的,又买,真是三天有不得三天无不得!”母亲骂的时候,他的50多岁的傻子哥哥,那打小同他一个馍掰成两半吃的亲兄弟,总是穿得光光鲜鲜地挨在门口,憨憨地望着他笑,与母亲的严厉构成一幅让他永远忘不了、舍不下的亲情图。还有,他的妻子,养大、送出去了他们的两个女儿,50多岁了还种着4个人的地,每年出栏8头肥猪,养4张蚕。村里人说她像头牛,这话让邓平寿听着心疼,于是他一到家,挑粪、砍猪草、栽秧割谷,见啥做啥。
自己的家曾经多穷啊,今天已是这般殷实、安祥,邓平寿心里踏实、安稳,而自家的变化是整个虎城的缩影,这才是他更大的欣慰,才是他看得见、摸得着的梦境啊。
虎城与四川达县相邻,达县人常到虎城赶集,集镇上有这样一个说法:分辨是虎城人还是达县人只看脚上的鞋便知:虎城人穿皮鞋,脚上光生;达县人穿雨靴,半腿是泥。这些年,达县人到虎城开门市、办企业,达县的学生到虎城读书,甚至达县有个镇的村民找到虎城镇领导,要求划到虎城来,让虎城的“官”来管他们……虎城的名字在达县经老百姓传进领导层。2004年春节刚过,达县县委书记带着20多人来虎城考察。“虎城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要把虎城经验带回去,先搞试点,继而在全县推广。学虎城,赶虎城,3年超虎城!”这是达县县委书记在考察完后说的话。这话让虎城人、让邓平寿一班人感到骄傲。
邓平寿一向对镇里各部门的要求是:你们的工作不只是对镇里负责,你们上要到你们的主管部门去争第一,下要让虎城百姓满意。于是,虎城镇的教育、交通、林业、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连年在全县名列前矛,镇党委连续6年受到县里表彰。
对在虎城当了30多年农村干部、现年50岁出头的邓平寿,县委的态度很明确:邓平寿何时想走,想到县里何单位,只要他开口。而邓平寿的态度同样很明确:我的任务没完成,我不会离开虎城。
自然,有人问他给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他可以用很多具体的数据来说明,比如:现在虎城村公路硬化95%,组公路硬化65%,70%以上村民吃自来水和安加密电视……他说他要让这一切变成100%。
但,在邓平寿的内心深处,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一个梦,一个让虎城不断发展、让虎城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的梦,一个一定会实现的梦!
上一篇:梁平县召开全县网吧法律法规培训暨专项整治工作会
下一篇:我要让虎城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更多资讯,更多精彩!点击梁平资讯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梁平信息网联系;
4、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医疗、经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