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程度激发学生潜能” 访梁平中学教师何治利
“教育,不是简单的传达,而是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通过无数次的思考与感悟,梁平中学教师何治利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着自己独特的探索,“最好的教育方法是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乐于学习。”
今年高考,何治利所教班级共78人参加高考,累计8人英语上130分,班级平均分达到115.6分,居同类班级第一;该班学生柏浩,英语达139分,居全县理科第二名;学生郎艳华达138分,并列全县第三名。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也是何治利最为推崇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何治利注重从“语言及语言点教学模式”转向“阅读及整体模块教学模式”;不是不讲语法,而是要精讲精练;不是不讲语言点,而是不能“流水账”似的讲解语言点。他逐步做到了: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实现“教知识”走向“指导学会学习”;实现学生由等待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勤奋学习,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作为班主任的何治利,在座位的排列上,改变了传统的秧田式排列,组建了温馨的极具家庭氛围的座位排列。而后,各小组公推了小组长、学科长;各小组确定了组名、愿景等,尤为重要的是他们都严格、全方位地制定了小组的公约,从学习、纪律、清洁、卫生、个人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作了非常积极的约定,并一直完善下去。
半年过去了,在新理念的感召下,何治利的班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班风正了,迟到、上课讲话、玩手机等现象没了;学风浓了,抄袭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也没了……
“作为老师,最应该做的是把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何治利说。
“换位思考,与学生做朋友”
“我常常回想,自己当年读书时,最想要的是什么;总是问自己,如果我是一个学生,将会怎么做。”何治利说,“我总是换位思考,然后和孩子们成为朋友。”
每堂课,何治利总是在教室里忙得团团转,学生询问不断、小组争论不休、学生举手不止,他穿梭于狭窄的过道,为每位举手的学生解答困惑。他越来越意识到,这样解惑的方式更好,因为这是学生经过思考后的困惑,更具有针对性,多会一点即破,使学生豁然开朗,进一步增强兴趣。
学生李军理科非常好,就是英语特别差,一般考60分左右。但何治利一直鼓励他不要放弃,复习时,何治利经常有意停留在他座位旁边,等待他问问题,何治利认为哪怕是最简单的问题,都是经过他自己思考得出的,只要能够解决,就一定会有进步。这次高考,李军英语考到100分,顺利进入重点批次。拿到成绩时,李军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高考期间,何治利更是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动向。学生陶越兰6月6日晚上一夜未眠,7日上车的时候十分沮丧。何治利安慰她:“其实你是睡着了的,即使没睡着也没关系”。她坦然一笑,但在下午数学进场之前,她找到何治利,希望去给她买安定,原来她中午又没睡着。何治利一边安慰,一边答应了她的要求。他跑到超市,买了一袋速溶咖啡。数学考试结束,在梁山小学门口,何治利把咖啡塞到她手里说:“今天晚上睡不着也没关系,明天早上冲一包喝下去,绝对精神十足。”事实上,那袋咖啡后来是没打开的,因为7日晚上她睡得很香。高考揭晓,陶越兰考了580分,成功被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录取。
上一篇:我县16个镇街成立商会
下一篇:我县举行2013年首批新兵入伍欢送仪式
更多资讯,更多精彩!点击梁平资讯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梁平信息网联系;
4、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医疗、经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