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症盲医 用生命余光照亮患者
李继远医生从医17年来获得的各类荣誉证书
妻子正将医学刊物上的文字念给李继远听
昨日,梁平县中医院,李继远医生正在听病人的心律。 记者 蒋雨龙 摄
商报记者 代庆 实习生 黎雨寒
梁平县中医院医师李继远,身患鼻炎癌晚期,并已经转移到肺部、脊柱、眼睛等。虽然双目失明1年多,但他拒绝拿薪水和奖金回家休息,继续奋战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昨日,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84岁的患者李文嬍感动地表示:李医生和他的“职业”结了婚。
执着 双目失明仍坚持看病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梁平县中医院,在门诊部心血管病科的内科,见到了工作中的李继远。
40岁出头的他,虽然睁着双眼,但双眼已经失明。因癌细胞扩散,他不得不向右倾斜着坐在椅子上,而左脚搁放在办公桌下的小板凳上。因为疼痛,他不时用手揉搓小腿。癌细胞压迫了神经,李继远的舌头不灵活,说话只有经常看病的患者、家人、同事才能听明白。
办公室的门上,贴着李继远的坐诊时间和手机号码。下午2点半,74岁的彭学英来医院复查。李继远的助理医师将彭学英的脸色、眼神等情况做了检查后,问病人最近哪还不舒服。彭学英表示,有时候胸口闷。
李继远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捏捏彭学英小腿,然后摸了摸手臂,发现没有臃肿,接着用听诊器听了心跳:“情况还较稳定。”虽然记者没明白,但患者已经微笑点头。
李继远的妻子李晓军表示,丈夫每天就这样看病。有时候,病人需要照片、抽血检测、做心电图等,拿回来的报告,由助理医师仔细念给他听,然后他口述下诊断,开处方。梁平县中医院党总支副书记陈贵才称,李医生是医院的榜样,患病后,医院多次劝其回家养病,工资和奖金照发,但他坚持要到医院为病人看病,无奈之下,医院为其配了一名助理医师,辅助其看病。
妙手 成功抢救多位心脏病人
据李继远回忆,他小时候生了一场病,花了很长时间才治好。当时,他就想过以后做一名医生,快速医好病人。而后,机缘巧合下,他在泸州医学院学习。
1996年毕业后,他来到了梁平县中医院实习。那时,县里的临床紧急心脏起搏等研究很落后。由于医术、设备的不完善,一位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在自己面前。患者的离世给李继远的胸口狠狠一击,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开始奋起学习。
1999年和2002年,李继远分别两次到重医附一院进修。“他觉得附一院的图书馆太好了,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看书,并把精华的东西摘录下来。”李晓军说,因梁平没有相关的图书馆,他就自己订阅医学类的杂志。记者在李晓军家的书房里看到,满满一柜子全摆放着他买的杂志。
经过多年自学,李继远率先在周边县级中医院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成功抢救了多位急性心脏病病人。他还率先在梁平县开展食道调搏检查、体外反搏治疗和腹水浓缩回输术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李继远被查出患有鼻炎癌。之后,他向单位和家里隐瞒了病情,只服药控制病情,坚持上班。直到2010年,才被大家发现病情。而此时,他的癌症已经扩散。之后,他的双眼逐渐模糊。去年7月,因为开会后,他只休息了3个小时就去医院为病人查房,病情恶化,双目失明。
仁心 病人缺钱他垫钱治病
据了解,李继远的手机总是24小时为患者开着。
“去年眼睛还能看见时,凌晨2点多接到医院的电话,他袜子都没穿,就马上起来往医院跑了。”李继远80岁的母亲孙才玉告诉记者,儿子对工作非常认真,总是以患者为先。
据李晓军回忆,2008年春节的一天晚上,医院来了一名急症患者,丈夫初步检查发现,患者疑似心肌梗塞,需住院作进一步检查。但由于老人是突然发病,没有带够医药费。李继远当机立断,决定为其垫付费用,先给老人治疗。事后,病人十分感动,硬塞钱给他,被他毫不犹豫谢绝了。
在梁平中医院附近的一个广场上,记者见到了84岁的李文嬍婆婆。李婆婆告诉记者,她是一名拥有40年教龄的小学教师。李婆婆称,自己一直有冠心病,也是经过李医生开药调理后,恢复得非常好。对于李医生的执着,她表示也有患者不理解,觉得他是为了钱。“我当即就告诉她,李医生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和他的‘职业’结了婚。”李婆婆称,李医生和她一样,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就感觉不习惯。
愧疚 忙工作他疏远了家人
记者获悉,李继远医生从医17年,每年都会获得荣誉证书,而且今年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17年临床实践中,李继远先后在《中华全科医学杂志》、《医学信息》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还先后破格成为梁平县唯一一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会员、中国心电学会会员、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同时,他还被聘任为重庆市基本药物目录评审专家库专家、梁平县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专家。
然而,忙于工作的李继远,却疏远了家人。李晓军双眼闪烁泪光,表示丈夫多年一心只为工作,虽然拯救了很多患者,但是几乎从没腾出时间,陪她和女儿去公园散步。丈夫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学习。双目失明后,她只得每天为丈夫阅读医学杂志等,让其继续学习。谈到妻子以及这个家时,李继远表示,他很“愧疚”。
对于身患癌症还要坚持上班,他这样告诉妻子:“在医院和病人交流很快乐,而在家里只能坐着等死,这感觉很难受。我只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更大的价值!”
上一篇:梁平女孩王亮荣获“十大孝顺儿女”称号
下一篇:我县召开“交安行动”暨烟花爆竹经营整治工作会
更多资讯,更多精彩!点击梁平资讯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梁平信息网联系;
4、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医疗、经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