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唐代青龙池成鸭鹅乐园粪臭熏天
大足石刻闻名天下,慕名观光者数不胜数。最近,却有游客发现,石刻景区内一始建于唐代的免费景点——唐代青龙池竟鸭鹅横行,粪臭熏天。
游客——
鸭鹅横行青龙池
游客王欢说,12日,他和朋友慕名到大足石刻游览。在游览北山景区免票景点时,他如鲠在喉:相传始建于公元872年的唐朝青龙池竟成了鸭鹅游乐场,池中遍散羽毛、粪便,一片狼藉。
13日,记者来到青龙池。该池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宝塔仅约百米。与保护妥善的多宝塔相比,位于林阴树丛深处的青龙池,显得异常没落。池中布满青苔,池水已发黑,鸭鹅正浮水其中,池边遍地粪便散发出臭气。
一挂有“景区宣传员”工作牌的陈思(音)小姐称,家禽是景区周边的农家喂养的。青龙池虽是该免票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但由于被林阴树丛遮蔽,来此观赏的游客极少,久而久之便荒废如斯。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青龙池周边走访一圈,未见任何巡护员。“景区人员都不管,我们还去管鸭鹅到哪里找食么?”一村民称。
景区——
免费景点财力受限
北山景区售票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多宝塔、青龙池这两处北山景区景点位置偏僻,与售票点内景区对山隔湖相望,所以暂未规划开发、融为一体。但两景点确是北山石刻艺术精品,所以免费向游客开放。县内所有石刻景区都属石刻艺术博物馆管辖。
据透露,收门票的景点石刻有专人维护,所以仍然光彩夺目。免票景点虽也有工作人员巡护,但受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用心程度或维护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石刻博物馆——
立即清理修缮
大足县石刻艺术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邓灿称,青龙池是民间传说中的唐朝石刻艺术,县有关部门于2000年后重新修缮并立碑刻文,虽非重点保护文物,但确是石刻艺术品之一,也是北山景区景点之一。
听闻青龙池被家禽污染的消息,邓主任忙联系北山景区员工上山实地检查确认。他表示:巡护工作确有失察之处,将立即安排人手赶往青龙池,进行清理整治和修缮维护。目前,整治工作正在进行中。
邓主任表示,此事给他们敲响了警钟,他们将加强相关部门人员的巡护力度,引导家乡人自觉地保护文化遗产。
记者手记
走进大足,无论政府官员还是黎民百姓,都自豪地把“石刻”挂在嘴边。石刻赋予了大足人精神上的荣光和物质上的需求,政府部门也正为守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尽心尽力。然而在人力财力仍有缺陷、“管不过来”的情况下,石刻的家乡人能否更主动地参与其中,从保护身边的石刻做起,不让青龙池的遭遇重演?毕竟,保护石刻是大家的事,留住石刻文化的根,也就是守住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宝藏。
记者 朱昕勤/文图
您看完此篇报道有何感想? 已有0人表态: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 |
![]() |
![]() |
![]() |
![]() |
![]() |
![]() |
![]() |
无奈 | 不解 | 感动 | 支持 | 喜欢 | 搞笑 | 惊讶 | 愤怒 | 晕倒 |
上一篇:巫山创办全国首家景区电子杂志
下一篇:青龙瀑布一个月迎来3万客
更多资讯,更多精彩!点击重庆资讯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梁平信息网联系;
4、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医疗、经商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