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云龙镇政府“保护价”成空头支票
青蒿卖不出去,陈德根一脸愁容
种植前政府承诺按每公斤5元的保护价收购,丰收时市场价下跌大半,还没人来收,梁平县众多盼望靠种植青蒿增收的农民不得不望蒿兴叹,“如果当时没有那个保护价,可能也没人去种了。”
梁平县云龙镇东风村村民陈德根等人介绍,去年底,镇政府号召广种青蒿,并承诺青蒿成熟后,政府将实行订单农业模式,按每公斤5元的保护价收购,而村里也将每公斤补助种植者0.6元。
在政府的宣传鼓励下和技术扶持下,当地许多农户将部分耕地腾出种青蒿。陈德根家为此专门腾出一亩多耕地种植,而有的大户更种植上百亩。
当地7月10日开始收割青蒿,镇里却迟迟没有人来组织收购。蒿农们了解到,市场上青蒿的价格直线下跌,从每公斤3.5元跌到2.3元,“按现在价格卖,收入只有种粮食的一半”。蒿农们心急如焚却不敢卖,质疑镇政府当初承诺的收购价为何成了一句空话。
东风村支书杨少富说,镇政府是在去年12月29日开会要求各村大面积种植青蒿的,并与各个村委会主任签订了责任书。青蒿只能卖给县供销社下属的益农公司,要求每亩地完成0.8吨的干叶产量,保护性收购价为每公斤5元,各村完不成任务就扣村领导的钱,村里为此发动农民种植了148亩地,而全镇大约种植有5000多亩地。
杨少富说,为防止青蒿外卖出县去,今年5月,镇里还专门通知,当地公安、工商将上路盘查,同时公布了有奖举报电话,举报属实奖励50元。
云龙镇党委分管农业的委员曹云说,由于去年部分农民种植青蒿价格卖得很好,考虑到为广大农民增收,县里今年在全县大范围发动种植,还专门成立的青蒿指挥部,全县种植面积估计可能有20多个乡镇上万亩地,“但没想到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
曹云介绍说,青蒿唯一作用是提取青蒿素,出口非洲治疗疟疾,但没想到可能因去年销售较好,许多农民以次充好,结果影响了提炼的产品质量;同时美国生产的一种同类产品迅速挤占市场,使我国产品受到挤压,价格严重下滑,供销社为此停止收购3天,政府好心扩大生产却没办成好事。
梁平县青蒿指挥部就设在县供销社。供销社业务科科长向永孟说,负责收购青蒿的益农公司是供销社的下属企业,负责为生产厂家供货。由于产品销售受阻,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想办法解决农民卖青蒿难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梁平县日前已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让供销社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必须按每公斤3.6元的最低价进行收购,让蒿农们尽量减少损失。
编后:镇政府出台保护价鼓励青蒿生产无疑是想帮助农民增收,但“政府好心扩大生产却没办成好事”、“没想到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云龙镇党委委员曹云的感叹让人深思。其实何止梁平的青蒿生产,我们这些年来犯的跟风教训还少吗?须知:市场经济得由市场说了算,但愿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以后少些再少些。
(记者 范永松 实习生 王欢/文 周舸/图)
上一篇:梁平县着力为民工搭建“连心桥”
下一篇:云龙镇政府:诚信重千金
更多资讯,更多精彩!点击梁平资讯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梁平信息网联系;
4、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医疗、经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