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中学教师刘勇执着的年画情结
刘勇从一个知青成长为重庆名师,他和梁平木版年画结下了不解之缘。自从事美术教学到研究、创作民间艺术,20多年来,他有着一段独特的心路历程。
从小学到中学,刘勇一直担任美术教师,除了正常上课时间外,课余还对学生进行辅导。为了让学生学好,他还自己掏腰包购买画板等学习用具。不少老师和家长不理解,认为美术课不是正课,只有成绩较差的学生才会学绘画。可刘勇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能画画的同学都是有灵性的。”并常常鼓励学生们勤奋好学,要有耐心。
几十年如一日,刘勇坚守教育岗位,孜孜不倦,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美术人才。
多年来,刘勇搜集整理了360份民间艺术资料,制作成高中《民间美术欣赏》地方教材电子课件,既填补了学校在民间美术教材方面的空白,又对挖掘、保护、传承梁平民间艺术有着重要的价值,引起艺术界和大专院校的广泛关注。他常被邀请到一些高校授课,今年3月被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特聘为教授。
近年来,刘勇创作了不少梁平年画,其中《小放牛》、《耍狮子》入选第五届全国年画展;《狮子龙灯》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荣获重庆市优秀作品奖;《牧歌》编入《韩中现代美术优秀作家300人招待展》画集,荣获中韩现代美术优秀作品奖,他还出访韩国进行学术交流。刘勇的作品多次在《光明日报》、《年画艺术》等刊物发表。他说:“年画就是我的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有什么烦恼和喜悦都可向它倾诉。”他还戏称,因为年画,他找到了工作。其实,年画让他找到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向。刘勇和梁平年画深厚的情结牵动着他一生,对民间艺术的研究是他的不懈追求。
天道酬勤。为表彰他在年画研究和创作上取得的不菲成就和弘扬民族民间艺术作出的贡献,2007年9月,刘勇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名师”称号,并获得5000元奖金。可刘勇想到那些贫困生还需要帮助,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将奖金悉数捐献。10月9日,刘勇将奖金捐给红旗中学“爱心基金”,用来帮助和鼓励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
为培养偏远地区孩子们的艺术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刘勇巧妙地借鉴梁平年画的表现技巧,为紫照小学量身打造了一个以“笋壳雕刻”为主题的课题。他还亲自为孩子们授课,将雕刻艺术形象地搬进教室,让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动手动脑,充分发挥艺术创作能力。
一路走来,刘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老师和学生要用心沟通,就像自己和年画的交流那样真切;用审美的观点去启发孩子,寻求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快乐地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刘勇怀着一份执着的心去对待梁平年画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淡然地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坚守自己的育人理念。(罗体芳)
上一篇:国家教育部和IBM公司项目考察组来梁考察
下一篇:礼让镇学生到建筑工地感谢建筑工人
更多资讯,更多精彩!点击梁平资讯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梁平信息网联系;
4、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医疗、经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