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贤镇仁贤村农机专业大户陈一富:从门外汉到农机标兵的嬗变
从说“机耕赶不上牛犁”这样的外行话,到主动争当起农机推广的“宣传员”;
从家里没有一台农机,到抽水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具一应俱全;
从为耕作自家的9亩田土犯愁,到今年在县内外完成2500余亩农机作业;
短短4年间,一位58岁的村民实现了从门外汉到农机服务标兵的嬗变。他,就是仁贤镇仁贤村3组农机专业大户陈一富。
老把式成农机能手
在2005年以前,陈一富还只是一个种田“老把式”,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机门外汉。
2006年春天,县农机推广站和县农技推广中心两家联合搞机插秧试验,育秧地点就选在了陈一富的家门口。刚开始,他也是将信将疑,盲目被动地跟着干。随着项目的推进,听了各位专家的讲解,他越来越觉得有道理,信心、干劲都上来了,再也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在县、镇农机、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他每一个环节都积极主动参与、亲手操作。县里的专家看见陈一富勤快细心、脑瓜子聪明灵活、在工资待遇又不斤斤计较,就有意培养,县上的各种技术培训会都请他参加。通过培训教育与实际操作,陈一富眼界大开,信心猛增,干农机的劲头更足更大了。
2007年,陈一富购买了一台插秧机,使本组机插秧示范面积由2006年的100亩扩大到了350亩。2008年,陈一富又购买了一台插秧机,并主动承担仁贤、白鹤、凉水3个村共1000多亩机插育秧任务和插秧机操作示范及培训新机手任务。由于他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先后被邀请到礼让、金带、屏锦等10多个乡镇进行机插秧技术指导,成为了全县有名的机插育秧专业户和优秀机插秧机手。2009年,陈一富又承担了上千亩面积的水稻机插育秧和技术指导,近邻的很多水稻种植大户都请他到场指导技术,他从不收取报酬。
多买农机方便农户
2007年以来,陈一富先后购买了抽水、耕田、植保、插秧、收割脱粒等大小农机具11台,农机总价值在30万元以上。由于他技术精湛,为人忠厚老实,干事认真细致,活路做得巴实到位,请他代耕的农户络绎不绝。每到农忙时节,他就成了一个大忙人。每一季做下来,他身体累得好似散了架,老婆孩子都心痛不已,都劝他别干了。可陈一富依然乐此不疲、越干越起劲。近两年,他每年在县内外完成农机作业2500余亩,实现作业收入10万元左右。
服务群众不计较累
陈一富热心农机服务,善于帮助别人,自己苦点累点从不计较。别人育秧遇到问题,他再忙也要抽空前往实地查看,帮助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别人的农机不好用,他也要前去帮助调整,直到好用为止。别人不愿作业的分散田块,只要有人找到他,他一定前去。
陈一富连续3年担任县机插秧现场培训班的总教练,教出的弟子如今也成了县里的教练,每年还都会受到其它镇乡的邀请而去作示范表演;他也是仁贤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监事长,带领的机插秧代耕队,每年光育秧、插秧的面积都在1000亩左右;他还是梁平县农机服务标兵,在今年3月全县农业农村暨春耕生产现场会上胸佩大红花,光荣地从县领导手中接过荣誉证书和2000元奖金。
从一个门外汉到农机服务标兵,陈一富为此付出了很多。他说,“没有农机培训我不会干农机,没有农机教育我干不好农机,我还要继续努力,多为乡亲们提供热心服务!”(刘辉)
上一篇:农业专家下乡送科技
下一篇:我县水禽家禽蜜蜂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更多资讯,更多精彩!点击梁平资讯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梁平信息网联系;
4、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医疗、经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