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渐成绝响的铮铮打铁声 探访隐藏在时光角落的铁匠铺(2)
下段
人物:师从父亲 16岁开始打铁
“那个时候打铁可是个好手艺,能挣钱!”说起进入打铁这一行的缘由,唐泽勇感慨,那个年代,打铁匠的工资比大多数单位的工作人员都高,“实行国家分配粮食的时候,一般人每个月能配到20斤粮食,铁匠每个月配到的粮食却能达到53斤,能养活一家人呢。”
在那个农业手工业为主的时代,打铁虽然辛苦,但也能挣钱养家。唐师傅的父亲就是老铁匠,并用这个手艺养活了一家老小。
受父亲影响,唐师傅在16岁时也加入了铁匠铺,开始了几十年的打铁生涯。“那个时候,做学徒每个月工资也有50块钱!”
改革开放后,铁匠铺的生意逐渐清冷下来,许多打铁师傅纷纷选择离开,谋求新的发展途径。唐师傅不愿意走,坚持留了下来。到了2000年,与妻子商量之后,他咬牙花了自己存了好多年的10余万积蓄,盘下这间铺子和铺前的房子,吃住都在这里,真正扎根在了铁匠铺。
上世纪80年代生意最红火
上世纪80年代是打铁这行的高峰期。“那个时候生意好的不得了,六七个火炉同时开工,十几个铁匠,每天要打好几百把农具。”回忆起当初的辉煌,唐师傅感慨万千。“就是10年前,生意都还不错,我一个人每场起码要打七八十把锄头,从早忙到晚。”
“现在每场能打10余把就不错了。” 唐师傅告诉笔者,打铁用的材质越来越好,而种地用农具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一把锄头以前一年得整修一两次,现在能用好几年,生意自然会淡下来。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屏锦镇附近的几个场镇都有铁匠铺,但后来这些铁匠铺都逐渐消失了,仅剩唐师傅这一家。如今,聚奎、回龙、荫平等乡镇的人,甚至是四川大竹县的人,都要跑到唐师傅的铁匠铺来打铁。
上一篇:梁平中秋赏月攻略发布
下一篇:梁平县档案馆珍藏系列宣传画 揭露日机轰炸梁山罪行梁平县档案馆珍藏系列宣传画 揭露日机轰炸梁山罪行
更多资讯,更多精彩!点击梁平资讯
2、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梁平信息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梁平信息网联系;
4、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医疗、经商的依据。